“富铁矿深部找矿理论与关键技术”发展 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中国科学院刘嘉麒等院士专家出席 达成富铁矿找矿突破战略共识
杜晓文、沈立军
2025-06-04
来源:煤周刊

5月29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研究院“富铁矿深部找矿理论与关键技术”发展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靳奉祥,研究院特聘专家胡玉禄、李洪奎、李振函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深覆盖区富铁矿找矿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出谋划策,达成了发展战略共识,为我国富铁矿找矿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1.png


研究院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小彦出席,局首席专家王怀洪主持,院党委班子成员黄兴龙、鲁楠、张晖、许丙彩参加研讨会。


会上,各位院士、专家对局富铁矿找矿团队久久为功、锲而不舍的求实精神,深入探索煤下富铁矿找矿理论与技术的严谨态度,为国家找矿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图片2.png


刘嘉麒院士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现有富铁矿成果中理论的普遍性和指导性研究,多维度强化理论的提炼、验证与应用,为保障国家铁矿资源安全提供更具普适性的科学支撑。


与会专家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富铁矿找矿理论与技术学术发展战略共识》。一是解密黄河北煤田六十年低缓磁异常地质信息,明确了低缓磁异常背景下次级异常找矿是深覆盖区富铁矿找矿的有效路径。二是揭示“禹城式”成矿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矽卡岩型铁矿类型,突破了以往国际上传统的“矽卡岩型不能成大矿”认识局限,为华北克拉通深覆盖区富铁矿找矿开辟了新空间。三是创建“煤铁共盆”成矿理论,为赋煤区伸展盆地富铁矿勘查提供了理论指导,解决了富铁矿“去哪找”的难题。四是创新“四级渐进式”找矿预测方法,改变了深覆盖区传统找矿效率低下的局面,为深覆盖区快速勘查评价提供了新模式。五是建立基于多元地球物理方法的深穿透勘查技术体系,提高了深部探测和矿体定位能力,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技术储备。六是实施齐河禹-城找矿示范,开辟了煤下找铁新方向,突破了“找煤不找铁,找铁不管煤”的行业壁垒,支撑齐河-禹城成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资源基地。七是山东省煤系深覆盖区“聊-德-济-莱-淄”富铁矿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有望形成世界级矽卡岩型富铁矿资源基地。


研讨会上,研究院富铁矿团队5名代表成员围绕禹城富铁矿发现及勘查历程、“煤铁同盆共存”成矿背景、“禹城式”成矿模式、低缓磁异常评价与勘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报告。


研究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青年代表参加活动。(杜晓文、沈立军)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