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周刊讯:在 2025 年一季度的电力行业中,火电板块宛如一颗闪耀的明星,成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成为当季报告里当之无愧的 “C 位担当” 。在众多火电企业中,华银电力和晋控电力的表现尤为夺目。华银电力的净利润同比呈现出近乎爆发式的增长,暴增近 9 倍,增长率高达 894.61%。这一数据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投资市场激起千层浪,令众多投资者惊叹不已,直呼不可思议。华银电力作为湖南火电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大规模的装机容量为其在电力生产上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其能够在电力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高效地满足市场对电力的需求。而其所处的区域优势,又让它在区域电力供应中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能够更好地把握当地市场的机遇,率先从行业回暖的浪潮中收获红利。
晋控电力同样成绩斐然,净利润同比增长 111.95%,实现了翻倍式的上涨。作为山西最大的煤电企业,晋控电力坐拥山西这个煤炭大省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其火电业务提供了稳定且成本相对较低的燃料供应。与此同时,晋控电力积极拥抱能源多元化发展趋势,布局光伏和风电业务。这种多元化的布局不仅使其在传统火电业务的基础上,开拓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让公司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提前做好准备,增强了公司在不同能源市场环境下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然而,火电板块的复苏并非一片坦途,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在这波回暖行情中收获硕果。陕西能源的业绩表现就与华银电力和晋控电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净利润同比下滑 28.78%,这一数据在整个火电板块中显得格外刺眼。尽管陕西能源在火电和煤炭资源上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具备强大的资源基础和产业规模,但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陕西能源在这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区域市场的特殊性,如当地的能源政策、电力需求结构、市场竞争格局等因素,也给公司的业绩带来了诸多挑战,使其在行业回暖的大环境下,仍难以避免业绩下滑的困境。
火电板块的回暖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成本端来看,煤炭价格的回落无疑是一大利好。煤炭作为火电的主要燃料,其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火电企业的生产成本。过去,煤价的高位运行给火电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成本负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而如今,煤价下跌,使得火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大幅降低,利润空间得到了有效释放。以华银电力和晋控电力为例,成本的降低直接转化为净利润的增长,成为它们业绩大幅提升的重要推动因素。
从需求端分析,随着经济活动的逐步恢复,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持续提升。各行业的复工复产,居民生活用电需求的稳定增长,共同拉动了电力市场的需求。火电作为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电力需求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市场需求的扩大,为火电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空间,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增加发电量来提高营业收入,进而推动业绩增长。
政策层面,国家对能源安全的进一步倾斜,也为火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能源形势下,保障能源安全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目标。火电作为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来源,在能源安全保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火电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发展,为火电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不过,火电行业的未来发展仍充满了变数。在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环保压力如同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制约着火电行业的发展。火电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火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政策对火电项目的审批也更加谨慎,限制了火电行业的盲目扩张。如何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火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火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电:稳健前行,优势与挑战同在
如果说火电是经历寒冬后迎来暖阳,那么水电则宛如四季如春的 “常青树”,在电力行业中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水电板块近年来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在 2025 年一季度的报告中,其稳健特质再次得到充分彰显。华能水电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41.56%,这一成绩无疑为水电板块的稳定发展增添了有力注脚。
华能水电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业绩,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紧密相连。华能水电牢牢掌控着澜沧江全流域的开发权,这无疑是其在水电领域屹立不倒的核心竞争力。澜沧江丰富的水资源,为华能水电提供了稳定且充足的发电水源,确保了发电机组能够持续高效运行。流域内的水能资源分布广泛,落差大,使得华能水电能够建设多个大型水电站,形成规模化的水电开发格局,极大地提升了发电效率和电力供应能力。这种资源优势不仅为华能水电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也为其利润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在市场波动的浪潮中始终能够保持从容不迫的姿态。
水电板块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健,还源于其独特的抗风险能力。与火电、新能源等其他能源形式相比,水电企业的运营成本相对固定。一旦水电站建成投入运营,除了必要的设备维护和人员管理费用外,燃料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水电企业在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在火电企业因煤价波动而利润起伏不定,新能源企业受政策补贴和技术成本影响而业绩波动时,水电企业凭借其稳定的运营成本,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水电在能源供应稳定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水电可通过水库蓄水和放水灵活调节发电量,能够有效应对电力需求的峰谷变化,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在用电高峰期,水电站可以加大发电量,满足社会对电力的大量需求;在用电低谷期,则可以减少发电,避免电力过剩。这种灵活的调节能力,使得水电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稳定电源,为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水电行业在稳健发展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诸多外部挑战。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著,成为水电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在干旱时期,河流水位下降,水资源减少,水电站的发电量也会随之受到影响。一些地区的水电站因来水不足,不得不减少发电甚至停机,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造成了威胁。洪涝灾害则可能对水电站的设施造成破坏,增加设备维护成本和安全风险。
可开发资源逐渐减少也是水电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开发,我国水电资源相对丰富、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如西南地区的大型水电站建设已趋于饱和。未来,水电开发将逐渐向偏远地区和条件更为复杂的区域转移,这无疑会增加开发难度和成本。偏远地区的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会给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带来诸多困难。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也对水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压缩水电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新能源:短期承压,前景依然光明
在 2025 年一季度的电力行业成绩单中,新能源板块的表现与火电的强势回暖、水电的稳健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显得有些 “黯淡无光” ,整体处于短期承压状态。作为我国核能发电的龙头企业,中国广核的业绩表现让不少投资者大跌眼镜。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 16.07%,这一数据打破了人们对其以往稳定增长的预期。中国广核在核能技术领域无疑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先进的核反应堆技术、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以及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在我国核能发电市场占据着重要份额。然而,即便拥有如此深厚的底蕴,也难以抵挡行业变革带来的冲击。
政策补贴的退坡对中国广核的影响不容小觑。过去,在政策补贴的大力支持下,核能发电企业得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发展,补贴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核能发电成本较高的劣势,使得企业能够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成熟,政策补贴逐渐退坡,这意味着中国广核需要依靠自身的成本控制和市场运营能力来维持盈利能力。而在当前阶段,核能发电成本的降低并非一蹴而就,这无疑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带来了较大压力。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让中国广核面临严峻挑战。随着能源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新能源发电领域,核能发电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新能源发电形式,如风电、光伏发电等,在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的推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与核能发电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态势。一些新兴的核能发电企业也在不断崛起,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灵活的市场策略,试图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中国广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浙江新能的业绩下滑幅度更为惊人,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51.46% 。浙江新能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发电的企业,主要业务涵盖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其业绩的大幅下滑,不仅反映了新能源行业整体面临的困境,也暴露出企业自身在管理和技术上存在的短板。从行业层面来看,新能源行业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部分项目发电量不及预期等因素,共同对浙江新能的业绩造成了冲击。一些地区的风光资源条件不佳,导致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量减少,影响了企业的收入。电力市场化交易价格下行,也使得企业的售电收入减少,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浙江新能在成本管控和运营效率方面仍有待提高。在成本管控上,企业可能未能有效控制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导致成本过高,压缩了利润空间。在运营效率方面,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可能无法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影响了项目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一些老旧的发电设备可能存在技术落后、故障率高的问题,需要频繁维修和更换,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降低了发电效率。企业的管理流程可能存在繁琐、低效的情况,导致决策缓慢,无法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解决运营中出现的问题。
在新能源板块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银星能源却脱颖而出,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其净利润同比增长 58.54% 。银星能源专注于综合能源服务,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优化,成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在技术创新方面,银星能源加大了对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发电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公司研发的新型风力发电叶片,能够在更低的风速下启动发电,并且发电效率比传统叶片提高了 10% 以上。公司还积极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发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运维,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运营效率。
在业务模式优化上,银星能源积极拓展多元化的业务领域,除了传统的风电和光伏发电业务外,还涉足储能、能源服务等领域。公司与多家企业合作,建设了储能电站,通过储能技术,实现了电力的削峰填谷,提高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公司还为客户提供能源咨询、能源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客户优化能源使用结构,降低能源成本,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新能源板块在 2025 年一季度面临诸多挑战,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依然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 “双碳” 政策的持续推进,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具有零碳排放、可持续发展等优势,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
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将不断突破,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转换效率正在不断提高,未来有望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发电。储能技术的发展也将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使得新能源能够更好地融入现有电力系统,实现稳定、可靠的供应。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融合将更加紧密,能源利用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
在未来,新能源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崛起,也将为新能源行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带动动力电池需求的增长,促进新能源发电与电动汽车的协同发展;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将实现能源的就近生产和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传输损耗。
热力与综合能源服务:崭露头角,前景一片大好
在 2025 年一季度电力行业的细分领域中,热力板块和综合能源服务板块犹如两匹黑马,以其出色的表现成功吸引了市场的目光,成为行业内的耀眼新星。
富春环保在热电联产领域的表现堪称惊艳,净利润增长率高达 403%,一跃成为该领域的 “黑马” 企业 。富春环保作为杭州地区最大的环保公用型企业,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这成为其实现利润大幅提升的关键因素。公司深入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构建了 “热电联产 + 固废处置” 的协同发展模式。在热电联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的工业余热和废弃物,将其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梯级利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公司还积极拓展固废处置业务,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环保效益。
在固废处置业务中,富春环保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将生活垃圾转化为电能,同时对焚烧产生的炉渣和飞灰进行安全处理和综合利用。通过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富春环保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大幅增长,还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还注重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同样涌现出了一批表现亮眼的企业,银星能源便是其中之一 。银星能源在一季度的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能源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随着 “双碳” 目标的推进,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渐提高,对新能源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旺盛。银星能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积极拓展新能源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能源解决方案。公司不仅提供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还开展能源咨询、能源管理、储能服务等多元化业务。
在能源咨询方面,银星能源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能源市场分析、能源规划、节能方案设计等服务,帮助客户优化能源使用结构,降低能源成本。在储能服务领域,公司与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研发和应用先进的储能技术,为新能源发电项目提供储能配套服务,提高了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些多元化的业务拓展,银星能源成功满足了市场对新能源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热力与综合能源服务板块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单一能源供应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综合能源服务能够整合多种能源形式,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能源解决方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因此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也促使企业和社会对清洁能源和环保型能源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热力与综合能源服务板块注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社会对环保的要求,这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的进步为热力与综合能源服务板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综合能源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测能源的生产、传输和使用情况,实现能源的精准调度和优化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储能技术的发展也为综合能源服务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使得多种能源能够更好地协同互补。
可以预见,随着市场对能源效率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热力与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未来,该领域有望在技术创新、业务拓展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将加大对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智能能源管理技术等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业务拓展方面,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涵盖工业、商业、居民等多个用户群体,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能源服务。在市场规模方面,随着更多企业的进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热力与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成为电力行业新的重要增长点。(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