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汇能源2025一季报解读:数据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韩一凡
2025-04-27
来源:煤周刊

煤周刊讯:近日,广汇能源(600256)发布的 2025 年一季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 89.02 亿元,同比下降 11.34%;归母净利润 6.94 亿元,同比下降 14.07% 。单季度数据来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样出现下滑,降幅与整体一致。营收和利润的双降,无疑给公司的发展态势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投资者们对广汇能源后续的表现充满担忧。


除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变动,本报告期广汇能源应收账款上升明显,同比增幅达 53.23%。这一数据的大幅增长,反映出公司在账款回收方面可能面临一定压力,背后或许是下游客户的支付能力变化,抑或是市场竞争导致的销售策略调整,需要深入剖析 。



财务指标分析


在盈利能力指标中,广汇能源本季度毛利率为 20.48%,同比增长 17.15%,这看似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或成本控制在某方面取得成效 。然而,净利率却为 7.4%,同比减少 3.54%。净利率的下滑意味着在扣除各项费用和成本后,公司实际赚取的利润比例在降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 5.49 亿元,三费占营收比达到 6.16%,同比增长 24.87% 。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或许是因为公司在业务拓展、人员扩充、合规运营等方面加大了投入;财务费用的上升可能与公司的融资结构、债务规模以及利率波动相关,这些费用的增长侵蚀了公司的利润空间,使得净利率表现不佳,也凸显出公司在成本费用管控上亟需优化,否则将持续影响盈利能力。


资产负债相关指标


本报告期内,广汇能源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同比增幅达 53.23%。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使得公司资金回笼周期变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若账款回收出现问题,形成坏账,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和资产质量,甚至可能导致资金链紧张。从资产角度看,每股净资产 4.22 元,同比减少 7.05%,反映出公司每股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下降,可能是由于资产减值、盈利减少等原因所致,这对公司的资产实力和股东权益造成一定冲击 。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 0.11 元,同比减少 55.94%,经营性现金流是公司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体现,如此大幅下降,说明公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大幅减弱,可能面临原材料采购支付压力增大、账款回收缓慢等问题,这会影响公司日常运营的资金流动性和稳定性,制约公司的发展步伐。


煤炭业务聚焦


广汇能源的煤炭业务在公司发展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产销量来看,2024 年四季度堪称高光时刻,公司煤炭优质产能逐步释放,销量累计超过 1800 万吨,同环比均大幅提升 。进入 2025 年,1 月公司实现煤炭销量 607.21 万吨,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 。但 2 月受开工天数少、气温偏暖及春节后下游复工复产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煤炭产销量有所减少 。


价格及盈利方面,2024 年四季度环渤海地区煤炭价格受气温和进口煤冲击持续下行,但广汇能源外销主要集中在西北及西南地区,供暖季刚需支撑起价格,吨煤盈利情况整体持稳 。2025 年前两月,市场下游需求疲软,公司煤炭价格小幅下调 。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广汇能源积极作为。一方面,加大内部挖潜降本,从生产环节入手,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铁优惠政策,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物流环节的费用支出 。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精准对接客户需求,目前煤炭产销量已逐步企稳回升 。


展望未来,公司在煤炭业务上有着清晰的规划。拥有白石湖煤矿、马朗煤矿和东部矿区三大矿区,煤炭资源总量达 65.97 亿吨 。白石湖煤矿加快更换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全力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煤炭稳定供应;马朗煤矿已获得国家发改委项目核准批复及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提前谋划采煤工作面布置,合理安排配采,确保原煤质量,加速产能释放;东部矿区全力推进东二矿纳入自治区 “十四五规划” 手续办理工作,加快取得项目核准批复,形成新的煤炭产能 。此外,公司通过自建的淖柳公路和红淖铁路,构建 “公铁联运” 物流优势,2024 年对淖柳公路开展改扩建工程,完工后运力将从 2000 万吨 / 年提升至 4000 万吨 / 年 ,并不断优化运输网络,拓展煤炭销售范围,为煤炭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物流保障。


其他业务进展


斋桑油田项目上,广汇能源正持续加快推进增储上产工作 。积极推进浅层稠油气溶胶开发试验,探索高效开发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同步开展深层稀油的增储扩边工作,拓展深部含油范围,落实优质储量规模,为产能建设奠定基础 。并且加快推进原油进口手续办理及相关地面设施建设工作,配合勘探开发进展尽快实现原油进口加工,完善油气业务产业链 。


煤化工板块,2025 年以稳定生产为主线,重点保障现有装置的稳定运行,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坚持煤炭和煤炭工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煤化工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产品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同时,探索煤化工与新能源产业的耦合,走绿色、低碳、清洁化发展道路,稳步推进 1500 万吨 / 年煤炭分级分质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


在天然气外购业务方面,公司依托江苏南通吕四港启东 LNG 接收站,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采用 “一气多销” 销售模式 。当前国际天然气价格高于国内市场,公司以外立足国际市场为主的销售策略,保障利润最大化 。未来,公司计划对启东 LNG 接收站进行扩能改造,将接收周转能力提升至 1000 万吨 / 年,待国内外天然气价格趋于合理区间,加大码头周转规模,优化仓储和接卸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


融资分红与市场预期


广汇能源上市 25 年以来,累计融资总额 63.35 亿元,累计分红总额却高达 144.89 亿元,分红融资比达到 2.29 。这样的数据表明,公司在回馈股东方面表现积极,高分红政策对投资者有着较大吸引力 。从预估股息率来看,公司预估股息率达 8.32%,这一数据在资本市场中颇具竞争力。在当前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稳定且较高的股息率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可观的现金回报,吸引那些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如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关注 。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广汇能源的分红水平处于较高位置,凸显出公司重视股东回报,有助于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和声誉 。


市场预期与明星基金经理持仓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 2025 年广汇能源业绩在 35.69 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 0.54 元 。这一预期显示出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仍抱有一定信心,尽管当前一季报业绩有所下滑,但基于公司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战略,研究员们预计公司后续有能力提升业绩。从业务布局来看,公司在煤炭业务上的产能释放计划、煤化工板块的升级以及油气业务的拓展,都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驱动力 。


该公司被明星基金经理傅鹏博持有,其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 A 目前规模为 165.65 亿元,持有广汇能源数量可观 。傅鹏博在 2024 年的证星公募基金经理顶投榜中排名前五十,现任基金总规模为 184.30 亿元,已累计从业 15 年 98 天 。他基本面选股能力出众,擅长挖掘价值股和成长股 。傅鹏博持有广汇能源,或许是看中了公司的资源优势,如煤炭资源总量达 65.97 亿吨,以及公司在能源产业链上的布局和发展潜力,认为公司在未来具备业绩增长和价值提升的空间 。他的持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对广汇能源的关注度和投资热情,给其他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示范效应 。


记者手记


广汇能源在当前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一季报数据所反映出的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应收账款大幅上升、现金流及债务状况等问题,都对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形成考验。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如煤炭价格的波动、天然气市场的竞争以及下游需求的不确定性,也给公司业务推进带来困难 。


但公司也具备显著优势。在资源储备上,煤炭资源总量达 65.97 亿吨,拥有三大矿区,且在斋桑油田项目不断推进增储上产;业务布局上,构建了 “煤、油、气” 多元业务体系,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战略规划方面,无论是煤炭业务的产能释放计划、煤化工的升级转型,还是天然气业务的市场拓展,都显示出公司积极进取的发展态势 。在分红上对股东颇为慷慨,也吸引了像傅鹏博这样的明星基金经理持仓,为公司在资本市场赢得一定关注 。


展望未来,若广汇能源能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如优化成本费用管控、加强应收账款回收、改善现金流状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随着煤炭产能的逐步释放、新业务项目的推进,公司有望在业绩上实现突破,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不过,能源市场充满变数,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公司发展,其未来走向仍需持续关注 。(韩一凡)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