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周刊讯:近期,煤炭市场呈现出一种令人关注的 “明跌暗降” 态势,让不少业内人士忧心忡忡。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4 月 18 日,主产地多数煤矿继续降价促销,降幅在 10 - 20 元不等 ,少数煤矿下调 5 - 10 元。像是神木黑拉畔煤矿,从 4 月 18 日 8 点起,面煤和 13 籽均降价 10 元 ,这样直接的价格下调,便是 “明跌” 的典型表现,简单直观,市场参与者一目了然。
而 “暗降” 则显得较为隐蔽。以神华外购煤量价联动奖励政策调整为例,2025 年 4 月 16 日 18:00 后,发运 1 - 7 列,外购 5500、外购 5000 加 8 元,外购 4500 加 13 元;8 列及以上,外购 5500、外购 5000 加 10 元,外购 4500 加 15 元 。对比调整前政策,发运相同列数,奖励金额明显减少,这意味着贸易商实际拿到手的价格降低,虽然表面上煤炭的挂牌价格或许没有变动,但通过这种手续费性质的奖励政策调整,实现了价格的实质性下降,让贸易商在无形中利润被压缩。在当前市场中,类似这样通过隐性手段实现价格下降的情况并不少见,给煤炭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变数。
“明跌暗降” 的深度剖析
在煤炭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明跌暗降” 已成为影响市场格局的关键因素。“明跌” 是价格的直接下行,清晰直白,易于察觉 。例如,近期主产地多数煤矿的降价促销行为,像神木黑拉畔煤矿在 4 月 18 日 8 点起,面煤和 13 籽均降价 10 元,这种直接的价格下调,使得市场参与者能迅速捕捉到价格的变动,在市场交易中,价格的明跌就如同信号灯,直接影响着买卖双方的决策,贸易商的采购成本与预期利润在第一时间被重新核算。
而 “暗降” 则是一场隐蔽的价格调整。表面上,煤炭的挂牌价格可能按兵不动,但通过增减手续费、调整运输成本、改变考核煤质标准等手段,悄然改变了交易的实际价格 。神华外购煤量价联动奖励政策调整,在 2025 年 4 月 16 日 18:00 后,发运 1 - 7 列,外购 5500、外购 5000 加 8 元,外购 4500 加 13 元;8 列及以上,外购 5500、外购 5000 加 10 元,外购 4500 加 15 元 ,对比调整前,相同发运列数下奖励金额减少,贸易商实际拿到手的价格降低。这种手续费性质的调整,不像明跌那样直观,却在悄无声息中削减了贸易商的利润。运输成本的提升同样会产生类似效果,若运输公司提高了煤炭的运输费用,贸易商在采购成本上就会增加,即便煤炭本身价格未变,其利润空间也被压缩,就如同温水煮青蛙,在不易察觉中对贸易商的经营状况产生深远影响。
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是造成 “明跌暗降” 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家对煤炭产能管控严格,环保压力持续加大,使得煤矿产量起伏不定 。一些煤矿为了满足环保要求,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在改造期间,产量受限;部分地区因政策因素,对煤矿开采进行严格审批,限制了产能的释放。这些都导致了煤炭产量的不稳定,使得市场上的外购煤供应过剩。
从需求端来看,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工业对煤炭的需求增长乏力 。钢铁、水泥等行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对煤炭的依赖程度降低,产量增速回落,导致煤炭消费量减少。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进一步挤压了煤炭的市场份额。以电力行业为例,火电在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下降,使得煤炭在电力领域的消费量下滑。
在这种供需失衡的情况下,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供应商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明跌暗降” 也就成为市场的常态。贸易商在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时,销售价格却不断下降,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经营压力倍增。
(三)贸易模式变革的冲击
传统贸易商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价格差盈利 。他们从煤矿采购煤炭,再销售给下游企业,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但如今,贸易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许多大企业开始直接与煤矿合作,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 。一些大型钢铁企业与煤矿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直接从煤矿采购煤炭,避免了贸易商的介入,使得传统贸易商失去了这部分业务。
电商、竞拍交易和产业链平台采购等新型贸易模式的兴起,也对传统贸易商造成了巨大冲击 。通过电商平台,采购方可以直接与煤矿进行交易,信息更加透明,价格更加公开,压缩了贸易商的利润空间。竞拍交易中,价格竞争激烈,贸易商难以在价格上占据优势。产业链平台整合了上下游资源,实现了供需的直接对接,进一步削弱了传统贸易商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传统贸易商的生存空间越发狭窄,同行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优胜劣汰加速,导致大量贸易商被淘汰出局。
破局之策
在煤炭市场 “明跌暗降” 的困境中,贸易商若想突出重围,必须积极求变。提升服务质量是关键的第一步,精准的物流服务能够成为贸易商的核心竞争力。借助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实时跟踪煤炭运输的全过程,确保货物按时、安全抵达目的地 。与专业的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方案,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货物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时间,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定制化的煤质方案同样不可或缺。深入了解客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为其提供符合特定需求的煤炭产品 。对于发电厂,根据其发电设备的特点和燃烧要求,提供合适热值、灰分、硫分的煤炭,帮助发电厂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对于钢铁企业,提供适合其炼钢工艺的炼焦煤,确保钢材质量。通过提供定制化的煤质方案,不仅能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还能提高客户对贸易商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拥抱数字化转型是贸易商实现突破的另一重要途径。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包括煤炭价格走势、供需情况、客户需求等,从而精准把握市场动态 。通过对历史价格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价格趋势,为采购和销售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客户需求数据的分析,了解客户的偏好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降低交易风险 。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交易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确保交易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增强客户对贸易商的信任。
对于采购方而言,在煤炭市场 “明跌暗降” 的复杂形势下,不能仅仅关注煤价的表面数字,而应从多个维度综合考量,以获取性价比更高的煤炭资源。煤质是采购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不同的使用场景对煤炭的质量要求各异 。在发电领域,高热值、低灰分、低硫分的煤炭能够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设备损耗,减少环境污染;在钢铁冶炼中,炼焦煤的质量直接影响焦炭的质量,进而影响钢材的质量。采购方必须明确自身需求,严格把控煤炭质量,避免因煤炭质量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或产品质量受损。
物流成本也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煤炭的运输距离、运输方式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都会对物流成本产生影响 。采购方应与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合作,优化运输路线,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降低物流成本。采用集装箱运输可以减少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运输效率;与物流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可以获得更优惠的运输价格。
优质的服务能够为采购方提供诸多便利。及时的交货服务可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避免因原材料短缺导致生产停滞;专业的技术支持可以帮助采购方解决在煤炭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良好的售后服务可以增强采购方的满意度,为长期合作奠定基础。采购方应选择服务质量高的供应商,以获得更好的采购体验。
供应链整合能力体现了供应商对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管理能力 。具备强大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供应商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确保煤炭的稳定供应。在煤炭供应紧张时,能够通过整合资源,优先保障采购方的需求;在煤炭价格波动时,能够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和采购策略,为采购方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采购方应关注供应商的供应链整合能力,选择能够提供稳定、高效供应链服务的合作伙伴。
行业展望与互动邀请
煤炭市场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洗牌,“明跌暗降” 的市场态势以及贸易模式的变革,共同将贸易商推向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关键十字路口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贸易商们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积极求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长远发展。
这场淘汰潮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它促使贸易商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高效、专业、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整个煤炭行业而言,经过这一轮洗牌,市场资源将得到更合理的配置,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从而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信大家对这场煤炭贸易商的淘汰潮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一起探讨煤炭市场的未来走向 ,让我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共同为煤炭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思考与力量。(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