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周刊讯:2025 年以来,港口煤炭价格走势犹如坐滑梯,一路向下。1 月份,4500 大卡煤炭价格在 579 元 / 吨 —589 元 / 吨之间徘徊;5000 大卡的为 671 元 / 吨 —681 元 / 吨;5500 大卡则处于 761 元 / 吨 —772 元 / 吨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月,2 月份 4500 大卡煤炭价格就降至 531 元 / 吨 —587 元 / 吨;5000 大卡的为 606 元 / 吨 —671 元 / 吨;5500 大卡的是 699 元 / 吨 —761 元 / 吨 。到了 3 月份,价格跌势依旧不止,4500 大卡的价格为 518 元 / 吨 —527 元 / 吨;5000 大卡的是 594 元 / 吨 —607 元 / 吨;5500 大卡的降至 672 元 / 吨 —695 元 / 吨 。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3 月份港口现货价格跌破了年度长协价格,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预示着煤炭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入 4 月份,煤价先是 15 天持续走平,给人一种似乎要企稳的错觉,可 16 日、17 日连续两天降价,尽管降幅仅 1 元 / 吨,且只是单一热值出现降价,但市场成交价格均在指数价格下浮成交,这就表明价格还有下行的空间。截至 4 月 18 日,5500 大卡的价格为 670 元 / 吨 (-1) ;5000 大卡的是 596 元 / 吨 (—) ;4500 大卡的为 525 元 / 吨 (—) 。
如此明显的价格下跌趋势,不禁让人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港口煤炭价格持续下行呢?这背后又会对相关产业和市场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多因素交织,致价格下行
国内煤炭产能充裕,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煤矿投入生产,产能持续释放 。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持续推动煤炭稳产稳供,智能化产能占煤炭总产能的比例提升至 50% 以上 。这使得国内煤炭产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进口量也保持高位。海关总署数据表明,2024 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煤炭 3.89 亿吨,同比增长 11.9% 。2024 年 11 月我国进口煤炭 5498.2 万吨,较上月增加 873.4 万吨,环比增长 18.89%,同比增长 26.38%,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 。
大量的煤炭涌入市场,导致港口库存积压严重。截止 4 月 18 日,北 4 港库存 3196 万吨 ,去库压力依然巨大。如此高的库存水平,使得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愈发明显,煤价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当市场上煤炭堆积如山,而买家的需求却相对有限时,煤炭的价格自然难以维持高位,只能不断下跌,以吸引买家购买。
电煤消费淡季是导致煤炭需求疲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消费淡季,下游燃煤机组轮机检修,对煤炭的需求大幅减少 。进入 4 月,就迎来了电煤消费淡季,沿海电厂高库存、低负荷情况以及市场淡季氛围继续抑制采购需求 。宏观经济疲弱也使得下游需求稀少。当前国际形势对宏观经济及出口影响较大,部分出口制造企业开始合理削减产量,工业用电基础支撑有走弱预期,对非电终端耗能需求也带来进一步冲击,市场需求低迷现状继续牵制煤价 。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更是挤压了火电份额。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2024 年,中国风电光伏装机量成功突破 14.5 亿千瓦 ,历史性地超越火电装机规模 。在发电端,新能源电力的发电量也在持续攀升,2025 年 1-2 月,规上工业发电量中,风电、水电、核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其中风电增速加快,增长幅度达到 10.4% 。新能源电力的高速发展直接导致火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进而使得煤炭需求增长乏力 。
市场前景迷茫,影响广泛深远
煤价下跌对煤炭企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煤炭价格持续下行,使得煤炭企业的利润大幅减少 。以兖矿能源为例,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723.12 亿元,同比减少 24.07%;净利润 75.68 亿元,同比减少 31.64% 。利润空间的压缩,使得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受挫。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减少对新煤矿的开发、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投资 ,这将直接影响到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能提升。一些企业甚至可能面临亏损的困境,不得不采取减产、裁员等措施来维持生存 。据报道,在煤炭价格下跌期间,山东济宁金乡一家煤矿销售情况不佳,煤仓大量储煤 ;兖州煤业也曾计划大规模裁员 。这些情况都表明,煤炭价格下跌正在对煤炭行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若长期持续,将可能导致行业发展放缓,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 。
煤价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能源结构加速调整 。随着煤炭价格的下降,煤炭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减弱,这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以及政策推动的背景下,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势头迅猛 。我国不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项目 。新能源电力的成本逐渐降低,技术不断成熟,其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据统计,2024 年,中国风电光伏装机量成功突破 14.5 亿千瓦 ,历史性地超越火电装机规模 。这表明,煤炭价格下跌正推动着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从而加速能源转型的进程 。
破局之路在何方
面对港口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的困境,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探寻破局之路,以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控,引导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对煤炭产能的调控,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加大对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推动煤炭行业绿色发展 。政府还可以加强对煤炭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恶意竞争和价格操纵等行为的发生 。建立健全煤炭市场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生产和销售决策 。
煤炭企业自身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挑战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煤炭质量 。开滦集团通过提高洗煤工艺管理、挖掘洗煤生产潜力、提高洗煤效率和精煤回收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加大对智能化开采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煤炭的附加值 。积极拓展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除了传统的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煤炭企业可以关注新兴产业对煤炭的需求,如煤化工、煤炭物流等领域 。还可以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企业可以通过联合采购、联合销售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些煤炭企业通过与国际知名能源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海外市场,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
记者手记: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港口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已然成为煤炭行业乃至整个能源市场关注的焦点 。这一现象背后,是供应过剩、需求疲软、新能源崛起等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它不仅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利润下滑、投资受挫等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能源结构的调整 。
不过,危机之中亦有机遇 。煤炭行业可借此契机,加快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步伐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加强与下游产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 。政府的政策调控也将为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展望未来,煤炭行业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积极应对,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够在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迎接未来的挑战,书写新的篇章 。(韩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