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周刊讯: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如何破解“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扭转“被动应付”的形式主义,一直是基层单位探索的重点。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以《安全生产月度考核实施方案》为契机,聚焦“精准考核、差异激励、全员参与”,聚力实行三项制度微创新,构建起“权责明晰、奖惩分明、全员共治”的安全生产新格局,为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四队经验”。
精准考核:清单划重点,考核有章依
四队创新推出的“月度工作清单+安全绩效系数”机制,避免了安全生产考核常因内容笼统、标准“一刀切”,导致的“苦乐不均”现象,实现了考核内容精准化、考核标准差异化。
月度清单明方向。四队安全与应急服务部依据上级部署及业务重点,结合季节特点,每月制定《月度工作清单》以“通知”的形式发至各业务部门,让各部门“按图施工”,清晰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告别“无头苍蝇”式管理,避免了考核内容模糊化。
系数调节显公平。四队创新“安全绩效系数”算法,根据开动钻机数量、野外施工强度等因素,设定1.1至0.95共四级“安全生产难易程度系数”,将安全考核得分与业务风险难度挂钩。如当月开动7台以上钻探钻机的部门系数为1.1,无野外项目的部门系数为0.95,使各业务部门考核权重更贴合实际风险,打破“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思维,激发全员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让“多干者得实惠、善干者受奖励、不干者承压力”。
差异激励:责任逐层压,闭环促落实
安全生产贵在责任落实。四队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推动考核压力直达“最后一公里”。
三级责任链条化。四队建立“部门负责人总抓、分管副职推进、项目经理落实”的三级责任网,将考核细则分解为“每日调度、每周巡查、每月考评”具体任务。例如,班组必须每日召开班前、班后会,项目部每周自查现场管理、隐患整改情况。通过“日调度、周巡查、月考核”穿透式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双向反馈闭环化。四队实行“考核、整改、提升”动态闭环管理,对考核中发现的“三违”行为、隐患整改不彻底等问题,建立“四定”台账(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限、定复核),并将月度考核结果纳入年度安全考核(占比50%),促使各部门从“被动迎检”转向“主动整改”。
全员参与:激励鼓干劲,约束守底线
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人”。通过“奖励加分+一票否决”双向驱动,构建“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共治格局。
正向激励鼓干劲。四队设立“隐患举报”“五小创新”等6条加分项,对举报重大隐患、改进安全设施等行为给予2-5分加分奖励,直接与安全绩效挂钩。例如,职工举报非本部门隐患被采纳,每条一般隐患加2分、重大隐患加5分,推动隐患排查从“专职监管”向“全员参与”转变。
刚性约束守底线。明确强调“发生酒驾醉驾”“发生伤亡事故”等4类一票否决情形,责任部门当月考核直接归零,并对其负责人约谈问责。同时,非业务部门考核系数与业务部门的平均值挂钩,倒逼后勤、机关等辅助部门同步压实责任,消除安全管理“盲区”。
微创新凸显成效,小机制撬动大安全
四队以安全生产考核机制的三项制度微创新为突破口,破解安全考核“平均主义”“形式主义”,使月度考核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形成“安全管理有标准、责任落实有抓手、全员参与有动力”的良性生态。方案实施后,安全管理工作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提升”。
四队将以微创新为契机,深耕考核制度“精准度”与“适配性”,探索“智慧考核”数字化平台,推动安全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升级,以制度创新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地勘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赵欣 刘智元 徐西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