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煤矿:19周年!解锁长周期安全生产秘诀

王建、邱长鹏
2025-04-18
来源:煤周刊

煤周刊讯:截至4月12日,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东滩煤矿顺利实现安全生产19周年。


面对傲人成绩,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生产6940个日夜,他们的秘诀在哪里?


秘诀一:职工自律、班组自主、区队自治


“安全谁来管?安全谁来做?安全只有自己管,放在自己手里才保险。”在4月8日的早调会上,该矿矿长郭传清提出的“两问一答”,迅速在全矿上下引发热烈讨论,成为推动安全管理变革的思想引擎。


近年来,东滩煤矿推行“1385”安全自主管理模式,秉持“我的安全我做主、现场安全我负责”理念,大力推进“职工自律、班组自主、区队自治”建设。去年以来,全矿3个自主管理区队、20个自主管理班组杜绝A、B级隐患,C级隐患同比下降66%。5个安全自主区队获评兖矿能源典型示范安全自主管理区队,2个安全自主管理班组荣获山东能源集团“双百优”班组荣誉称号。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东滩煤矿充分依托“金领”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以及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开展精准培训,切实做到学以致用,让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安全保障。


同时,该矿加大对安全不放心人员的排查力度,密切关注职工身体状况,严禁身体不适、情绪低落的职工上岗作业。


管理层面,进一步细化管理人员责任分工,严格执行特殊时期值班、带班、跟班、请销假等制度,确保管理无死角、责任不缺位。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健全完善效果评价机制,做到事事有反馈、处处有考核。


秘诀二:严管就是厚爱、健康就是幸福


“我宣誓:在工作时空内,坚决做到,按章作业,优质工作,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4月12日,掘进工区副区长胡波涛在班前会带领职工集体宣誓安全誓词,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让外来参观学习者感受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魅力。


安全文化建设久久为功,润物无声。除了利用班前会、班后会、政治学习日、“三会一课”等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该矿还面向干部职工征集安全警语漫画、安全哲理小故事,在活动室、走廊等文化阵地展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干部职工树牢“安全大于天”“没有安全就等于零”的意识。


一直以来,东滩煤矿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增强自身“软实力”的重要抓手,逐步形成了“1360”安全文化体系,即以“严管就是厚爱、健康就是幸福”一个理念为引领,创新“三化”安全教育形式,建立安全文化“六大体系”,瞄准安全零目标,通过着力强化全员安全意识,营造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用无形的文化巨手,筑牢坚实的“安全墙”,实现安全效益的双提升。


秘诀三: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落实一张图


东滩煤矿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视为安全基石。从凝聚思想共识入手,借助矿网站、微信、安全办公会等载体,使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形成理念引导机制。


在完善标准规范上,东滩煤矿展现出专业与创新。编印11套施工标准图册,拍摄83部规范化工序作业短视频,让安全标准直观易懂,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创新实施的采掘头面“安全生产标准化暨固化项目落实规划一张图”,收录291项固化标准,实现标准具象化,打通标准执行“最后一公里”。


强化过程管控是关键。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月度评比考核和内部市场化考核管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利用微信群“晒图曝光”通报、每周视频化专项检查通报、月度验收评比考核等方式,形成问题整改快速响应机制。在全方位管控下,东滩煤矿构建起“全员知标准、现场达标准、动态保标准”的安全生产新格局,现场工程质量和标准化形象持续提升。


2024年,在兖矿能源季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中,东滩煤矿成绩优异,3次获第一名、1次获第三名,并以93.63分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验收。


秘诀四:重装备、高可靠、用人少


采煤工作面实现“全程记忆截割+中部区域无人跟机+人工远程决策”的3人采煤工作面生产模式、综掘工作面实现智能截割高效除尘、地面建立B皮带沉浸式巡检中心……一大批新技术、新装备“入驻”生产现场,为东滩煤矿安全管理筑起坚固防线。


多年来,东滩煤矿始终坚持科技引领,秉持“重装备、高可靠、用人少”的建设理念,积极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立足矿井智能化建设现状与需求,围绕“减人、提效、保安”原则,以提升系统常态化运行效果为前提,合理制定智能化建设任务目标清单和责任落实清单,强化目标考核,狠抓过程管控。巩固现有成熟、可行的智能化技术和管理运行机制,持续优化系统、优选装备,对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统筹推进智能化项目建设实施。


实现安全生产19周年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新起点。该矿矿长郭传清表示,将继续秉持安全生产理念,持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深化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王建、邱长鹏)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