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奇怪,什么吃食到了井下,就会变得格外的香!”
这句话在我的记忆里曾听到过两次,一次是父亲,一次是工友。起初,我并没有在意,那是因为自己没经历过,直到如今,我亦踏着父亲的脚步,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
说起井下的吃食,共有两种,一种是矿上发放的班中餐,一种是工友们从各自家中带入的。其中,班中餐讲究的是营养均衡,有鸡蛋、火腿肠、纯牛奶、面包等。到了班中就会由班组长统一发放,是矿上考虑到矿工们井下劳作辛苦,加之井下条件特殊,不像地面工作者那样,到了饭点便可以到食堂就餐。所以,每天变换着样式搭配着补给矿工们的体力。
的确,半班的体力劳作,身体机能消耗的也快,我和工友们都会变得饥肠辘辘。待到班长一声令下,班中用餐,那味道绝对一个字——香。
“要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鸡蛋、牛奶啥的,在家桌面上摆着,看见了愣是不想吃,不想喝的,这会儿吃起来,倒觉得特别香!”
“就是,你闻闻,奶香、面包香啥的。对了,特别是鸡蛋,谁在吃蛋黄、蛋清都能闻得出来!”
别看这些都是工友们在一起的调侃,不过回想一下,亦确实有着一定的道理。这在我看来,一是身体机能的需求,这点从大家伙墨色的脸庞,略显疲惫的姿态,以及大快朵颐的样子便可以看出。二是井下空间和气流的限制,导致香味回旋,吃起来就会觉得格外香。
但说来也奇怪,牛奶、面包香味浓郁也罢,就连自己从家带来的馒头都是特别香的。起初我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班中餐就能满足班中补给,可有的工友天生胃口大,除了班中餐还从家带些其它吃食。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可是一名老矿工了。
记得小时候,每每父亲出门前往矿山前,母亲都会给父亲提前备上一些吃食,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春夏秋冬。它的吃食里就是些家常饭,尤其是馒头、咸菜之类的。我瞟上一眼就觉得没胃口,可父亲却笑笑道:“说来也奇怪,什么吃食到了井下,就会变得格外的香!”。所以,家里的剩馒头、剩菜之类的,父亲都会打包带到矿上。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从家带吃食到井下了。除了班中餐,背包里还有馒头、榨菜之类的。班中用餐,我也顾不得看工友们,只觉得手中的馒头特别香。那种香味除了从食物本身传递到口腔而直达味觉,再就是打心底里涌出的一种特别的感受。
我将这种感受叫做井下食香,其除了能更多的补充身体机能外,在香味四溢间我似乎亦想起许多画面。有父亲和工友们关于井下食香的同样话题,有父亲奔波于矿山和家庭的影子,甚至也有母亲曾跟我说过的话语。
“此刻,我们在家吃饭,也不知道你父亲现在如何?”
“班中了,也不知道你父亲顾不顾得上吃饭?”
想到这些,我便更加胃口大增,只觉得井下食香,那是真的香。
作者: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