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周刊讯: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矿,有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他以扎根矿山的坚定信念,用责任与担当为矿区撑起一片安全供热的晴空,他就是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矿供热队4号交换站站长王磊。王磊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矿山是我的根,也是我梦想的栖息之所。我的特长与本领,只有在这煤海深深之处,才能找到施展的舞台。能成为职工身边的供热卫士,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这份质朴的话语,饱含着他对矿山深沉的热爱,以及对供热事业的无限热忱。
供热工作,看似平常,实则责任重大。王磊深知,“从事煤矿供热工作,不仅需要有强健的体魄,还得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刚投身供热领域时,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和谦虚好学的态度,频繁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主动深入供热一线,与工人师傅们并肩操作综采设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实践,让他迅速熟练掌握了供热工艺和设备操作技能,成长为供热领域的行家里手。
身为“兵头将尾”,王磊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他对待工作严谨细致,勤恳敬业,无论任务大小,都全力以赴,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角色与岗位的转换,从未动摇过他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他时刻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不仅勤奋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还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各种要求。
在日常工作中,王磊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清扫卫生这样的小事,到更换皮带、打卡、设备检修等重要任务,他都亲自驻守现场,亲自指挥协调。他的身影穿梭在各个工作环节,用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员工。不仅如此,当员工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或是设备出现隐患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疏导和解决问题;当员工在生活中遭遇困难,他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成为员工们的贴心人。
4号交换站是燕子山矿2023年集中供暖改造后的重要站点,主要负责部分家属区的热交换任务。自去年12月初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在王磊的带领下,全站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重重困难。新设备、新系统带来的操作不熟悉,板换流量不稳定,温度调节难以把握等问题,一度给供暖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运行初期,新设备虽无故障,但全新的操作模式让大家极不适应。热交换过程中,进出口水温忽高忽低,供暖热量输送不均匀,部分区域温度正常,相邻区域却温度偏低。若不能及时解决,一旦温度达不到供暖要求,供暖管路就有冻裂或爆管的风险,进而影响全矿生产。当班员工虽全力查找问题,却一时束手无策。关键时刻,以王磊为代表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加班加点,一方面查阅大量书籍资料,通过手机媒体上网搜索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积极与厂家人员电话沟通,边交流边调试,对进出口换热板的水流量和温度进行精准控制。经过整整一周的不懈努力,外网温度终于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供暖均匀,让全站人员如释重负。
今年一二月份,矿区遭遇极寒天气,气温降至零下三十度左右。又是王磊,带领几名员工主动请缨,利用休息时间轮班值守在单位。他们时刻紧盯设备和管路,确保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处理。正是因为他们的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供热站的电机设备和供暖管路安然无恙,为正常供暖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日常工作中,王磊始终保持着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的习惯。他会仔细检查每一台循环泵、补水泵,逐一巡查每一片热交换器,查看每一个垫片是否完好,认真检查每一道蝶阀、闸阀。他带领同事们将问题和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正是有像王磊这样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默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4号交换站的工作才有了显著提升,面貌焕然一新,多次获得领导和员工的高度评价。
多年来,王磊工作任劳任怨,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主动完成上级领导交付的各项生产任务,为员工和群众树立了优秀榜样。他是一位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工作的优秀党员。面对取得的成绩,他从不自满,依旧像往常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交换站供暖工作保驾护航,为全矿的供热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