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煤海书写奋斗青春——记淮河能源控股集团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张集矿综采一队机电班副班长刘明辉

何世轩
2025-03-31
来源:煤周刊

煤周刊讯:刘明辉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张集矿综采一队机电班副班长,参加工作15年以来,一直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执着精神,从一名普通机电检修工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班长,后经持续努力,在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荣获“状元”称号。一路走来,离不开他的坚持不懈和刻苦钻研,今年1月份,刘明辉被集团公司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把兴趣变为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小学时,刘明辉就对机械和电路十分感兴趣,在家人眼里就是一个“调皮蛋”,总爱把家里电话、闹钟、水泵等拆了再装回去,电器拆装成为了他的兴趣。有时也会遇到拆卸后装不回去的情况,但他的父母却没有因此责备他,反而鼓励他要多思考、多尝试。到了上中学时,他在一次农忙中通过平时的拆装经验,顺利解决了拖拉机进气阀门堵塞导致拖拉机发动不了的问题,从此父亲对他刮目相看。2007年9月,刘明辉考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电系,在校学习期间,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先后获院校CAD比赛第三名、PLC编程应用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0年7月,刘明辉以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了集团公司招工考试,分配到张集矿综采一队,成为一名机电工。但是没过多久,现实就给刘明辉上了一课。一次值班,工作面采煤机发生故障,单位安排他下井处理,可是到了现场,经过多次排查仍未找到问题所在。为了不影响生产,单位便通知刘明辉的师傅胡正岭下井共同处理。没过一会,就找到了问题根源,顺利解决了故障。


自那时起,刘明辉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工作面所有机电设备的原理都学懂、弄通。于是,他每次下井都会随身携带巴掌大小的笔记本,把师傅处理故障的方法和经验记录下来。下班后也会经常去设备维修车间帮忙修理开关,为的就是多一些实践机会。经过几年的学习积累,刘明辉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各种型号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参数都熟记于心,只要井下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他就能预判出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成为了单位知名的技术骨干。


“感兴趣、不服输是成长的关键,理论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用探索的求知欲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升。”刘明辉在采访时说道。


把难题变为经验


2021年,张集矿1313(3)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开始筹建。因为没有建设经验,刘明辉被该矿选中赴厂家学习。“那段时间除了睡觉,基本就泡在车间里,和厂家的工人一起拆解、安装设备,就连做梦的场景都是在拧螺丝。”刘明辉回忆道。然而,在安装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


由于工作面使用的设备型号与厂家学习的智能化操作系统不匹配,导致部分设备在联合运转过程中无法启动,正当厂家技术人员一筹莫展时,刘明辉凭着多年与设备打交道的经验,决定试一试。时任综采二队队长马衍飞将信将疑地问道:“明辉,有把握吗?厂家的技术员都没有好办法,耽误了矿上的生产计划,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刘明辉用坚定的眼神看着马衍飞,点了点头,便开始研究起系统说明书。通过不断试验、调整设备通信参数,终于在15个日夜的研究下,不仅成功解决了设备与系统不匹配问题,还实现了采煤机自动截割三角煤功能。有了这次经历后,刘明辉带领班组职工连续完成了1221(3)W、1421(3)等多个智能化工作面安装,为矿井智能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出色的表现,刘明辉得到了全队上下的一致认可,2021年,经该矿党委组织考察后,被提任为该队机电班副班长。身份的转变意味着责任更重,为了使班组职工能够快速提高业务水平,刘明辉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采煤机故障排除法》《机电设备故障处理流程》等多个工作方法,并利用班前会组织职工学习,提高职工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除了维修设备解决故障,刘明辉还潜心钻研技术创新。经他改造的采煤机牵引部双液压回路制动系统,可以使采煤机故障率从每月5次降至1次,单次维修时间缩短4小时。设计的除铁器瞬启延停装置,每年可节省电费约30万元。近年来,刘明辉先后完成创新成果8项,国家专利1项,多项成果在张集矿推广应用。


把竞赛变为舞台


职工技能竞赛是检验职工业务水平的“试金石”。近年来,集团公司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大力开展职工技能竞赛,为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擂台”。2022年,刘明辉首次参加集团公司第四届职工技能竞赛智能化工作面集控工竞赛,因为没有比赛经验,最终只取得了第9名的成绩。但他觉得,有机会能和各单位的高手过招,见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样也是一种收获。


2024年,安徽省举办煤炭行业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集控工职业技能大赛,集团公司从本土煤矿中遴选了6名技术骨干报名参赛,刘明辉就是其中一员。面对全省智能化工作面技能高手,刘明辉也很忐忑,他知道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容易,只有拼尽全力、认真备战才有赢的希望。


在集团公司组织集训期间,刘明辉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培训时认真听讲、仔细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为了保证在理论考试中不失分,他将1200个知识点熟记于心。在地面实操模拟练习中,刘明辉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但他并没有沾沾自喜,因为他深知地面模拟的成绩再好,不经过井下复杂多变的条件检验,都不能确保大赛当日万无一失。于是,刘明辉每天晚上都会自主下井“开小灶”,把每次井下练习当作比赛来对待。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训练,刘明辉的成绩突飞猛进,由开始的29分30秒提升到28分。


大赛当天,刘明辉在实操考试中取得实操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而当他考试结束升井时已是凌晨3点多,身体的疲惫并没有令他松懈,因为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与实力的较量,更是心态和毅力的比拼。在次日理论考试中,刘明辉沉着冷静,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考出了满分的好成绩。最终以综合表现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安徽省煤炭行业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集控工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十五载寒暑,刘明辉将青春奉献给了矿山,用“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立足岗位,践行使命,用青春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多彩人生。(何世轩)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