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集团麻地梁煤矿班队长“论剑”:安全与效益的智慧碰撞

胡云峰
2025-03-31
来源:煤周刊

煤周刊讯:在煤炭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成本控制与安全生产愈发关键的当下,皖北煤电集团麻地梁煤矿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3月27日下午,一场意义非凡的2025年一季度班队长论坛在二楼智能会议室热烈开启。此次论坛聚焦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将降本增效、提质增效作为核心目标,力求在班队管理与安全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来自生产一、二线、职能科室以及机关后勤的班队长们齐聚一堂,与副总师以上领导共同探讨,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采煤区三队:抓住降本增效关键点


采煤区三队队长李东海率先发言,为大家带来了他们队在降本增效与安全生产方面的宝贵经验。他指出,班队想要履行好降本增效、提质增效的职责,关键在于紧紧抓住优化生产系统和技术改造这两大关键点。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提升采煤效率与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减少人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还能提高生产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与生产延误。


同时,李东海强调了从业人员培训的重要性。他深知,员工是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生产的效率与安全。因此,采煤区三队在日常工作中,十分注重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讲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方式,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危害,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有效降低“三违”现象和安全零星事故的发生概率,实现安全这个煤矿最大效益。


掘进区一队:明确目标与过程管控


掘进区一队队长陆远则从明确目标和过程管控的角度,阐述了他们队在降本增效方面的策略。他认为,班队要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增效,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这就如同航海中的灯塔,为全队的工作指明方向。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实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至关重要。


陆远提到,加强过程管控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提高工时利用效率,避免人员和设备的闲置浪费。在皮带集中开机管理上,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运行状况,科学安排开机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加大设备检修力度,坚持应修尽修、能用尽用的原则,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产检修时间和维修成本。


此外,陆远还强调了强三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素质)、提标准的重要性。狠抓施工质量,从源头上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和资源浪费;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他鼓励职工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对于那些具有创新推广价值的建议,及时进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为班队的降本增效贡献智慧和力量。


节能妙招:各显神通降成本


在论坛上,各班队围绕节能降本这一核心,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实用妙招,每一个方法都凝聚着大家的智慧与经验,为矿井的成本控制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方面,一些班队通过优化排水系统,减少了临时水泵的使用数量。这不仅降低了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还减少了能源消耗。在巷道建设中,通过精心铺地坪,规范了水沟坡度和走向。精准的坡度设计,使得水流更加顺畅,减少了积水隐患,同时也降低了清理水沟的用工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水电管理上,大家也是各显神通。有的班队加强了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修复水电泄漏问题,避免了水资源和电力的浪费。增加光伏板清洁频次,确保光伏板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实现高效发电。锅炉房抽烟装置的安装,是一个极具创意的举措。它有效避免了锅炉过热器吸附堵塞,减少了每年大修费用,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将消防水直接引入锅炉,这一巧妙的设计,每年可节省自来水13000m³,大大降低了用水成本。


通过岗位巡查人员现场确认,减少了流程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等待和延误。根据实际生产任务,合理调整设备运行时间,减少了设备空转时间。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却在日积月累中为矿井节省了大量的能源成本。


调整时间与培训建议


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班队长们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极具价值的建议,为安全生产管理注入了新的思路。


有班队长提出,应该调整停车检修时间,把生产工作尽量安排在用电低谷的时间段。这一建议充分考虑了电力成本因素,峰谷电价的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成本变量。在用电低谷期进行生产,不仅能有效降低用电成本,还能避开用电高峰期可能出现的供电不稳定问题,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合理安排停车检修时间,还能使设备在生产间隙得到充分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针对技能提升方面,有班队长建议矿上增加叉车实操培训。叉车作为煤矿生产中常用的运输设备,其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物料搬运的效率和安全。目前,随着煤矿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物料运输需求的增加,对叉车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增加叉车实操培训,能够让操作人员更加熟悉叉车的性能和操作技巧,提高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应对能力,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同时也能提高物料搬运的效率,为矿井的高效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系统整合与奖励提议


还有班队长建议将接警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和自动化系统整合为“4警合一”系统,以优化管理并减少人员配置。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将多个系统进行整合,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通过“4警合一”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时监控矿井的安全状况、消防情况和生产运行情况,实现对各类信息的快速响应和处理,提高管理效率。整合系统还能减少重复建设和设备投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激励机制方面,提高修旧利废奖励的建议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修旧利废是煤矿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举措。通过提高奖励标准,能够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修旧利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对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一些废旧设备和零部件,经过维修和改造后,往往能够重新投入使用,不仅节省了新设备的购置费用,还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提高修旧利废奖励,是对职工辛勤付出和创新精神的认可,能够营造良好的节约氛围,促进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领导寄语:完善思路,系统谋划


在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后,麻地梁煤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金铭对此次班队长论坛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他认真倾听了每一位班队长的发言,对大家围绕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降本增效、提质增效目标所贡献的金点子和提出的好建议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创新的思路,充分体现了班队长们在平时工作中的用心与专注,也展示了大家对矿井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强烈责任感。


李金铭希望与会班队长能够充分重视职能部门的解答和分管领导的点评,将这些意见和建议作为完善工作的重要依据。他鼓励班队长们深入分析和研究,将论坛中的交流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有效举措。通过对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为班队、科区乃至整个矿井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下一步工作方向


李金铭着重强调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方向。他指出,班队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最小单位,在整个矿井的生产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优化流程、合理安排工序,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积极营造团结务实、齐心向上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在总结一季度工作方面,各班队要认真梳理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成果,全面客观地查找存在的不足和短板。通过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职能科室则要切实提高服务质效,增强服务一线的意识,聚焦一线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班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二季度工作,李金铭要求进行系统谋划,从矿井的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各部门、各班队要紧密配合,形成推动工作开展、保证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矿井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开启新征程


在这个冰河解冻、花草争春的三月,麻地梁煤矿因这场班队长论坛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此次论坛犹如一场及时雨,为矿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它不仅为班队长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智慧的平台,更点燃了班队长心中的一团“火”,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班队长作为煤矿基层管理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矿井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这次论坛,班队长们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创新的举措,将成为推动班队、科区乃至整个矿井发展的有力武器。在未来的工作中,班队长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安全管理,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跑赢煤炭市场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在当前煤炭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麻地梁煤矿将紧紧围绕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这一核心目标,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提质增效工作。通过不断优化生产系统,加强技术改造,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安全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麻地梁煤矿必将在新征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树立新的标杆。(胡云峰)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