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周刊讯:双欣矿业,这座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铜川镇的煤炭企业,自2012年投产以来,已稳健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其核定生产能力达600万吨,坐拥10层可采煤层,设计可采储量高达2.79亿吨,在煤炭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随着矿井开采工作的逐步深入,尤其是5-1上煤层的开采,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接踵而至,其中煤泥产量的急剧增加,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难题。
经专业测算,自2024年起,双欣矿业的湿煤泥产率将飙升至22.53%。湿煤泥产量的大幅增长,使得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处理压力。更为棘手的是,湿煤泥的各项指标难以契合市场需求,销售渠道受阻,导致大量湿煤泥积压。与此同时,企业原有的煤泥干燥系统建于2013年,采用“沸腾炉+滚筒烟气”直接烘干工艺,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能耗高、效率低、回收率低等诸多弊端。面对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河北、山东、陕西等地众多采用类似工艺的煤泥烘干厂纷纷被关停,双欣矿业的煤泥处理形势愈发严峻。
大量湿煤泥的积聚,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场地资源,还使得企业的环保压力与日俱增。为了积极响应绿色矿山建设的号召,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双欣矿业选煤厂深刻认识到,必须尽快增加煤泥深度脱水工艺,以填补烘干煤泥产能缺口,寻找新的发展出路迫在眉睫。
破局:技术引进,曙光初现
在困境的重重包围下,双欣矿业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探寻破局之道。公司管理层深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煤泥处理难题,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于是,一场围绕煤泥深度脱水工艺的调研行动就此展开。
公司迅速组织成立了由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组成的工作专班,深入市场调研现有煤泥深度脱水工艺。工作专班不辞辛劳,奔赴全国各地,对多家煤泥处理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各种工艺的技术原理、运行成本、处理效果等关键信息。他们还广泛收集行业资料,与科研机构、设备制造商进行深入交流,力求全面掌握煤泥深度脱水领域的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
经过多方比较和考察,基于煤泥超高压压滤系统在煤泥脱水领域的优异表现和广泛应用,最终确定引进一款能够实现6至10兆帕超高压力的压滤机,并将其作为公司关键项目。这款超高压压滤机具有高效脱水、节能降耗、运行稳定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降低煤泥水分,提升煤泥质量,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煤泥的需求。
为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双欣矿业超前谋划、认真梳理项目建设全流程,从选材选址、设备安装到工期排定,对每一环节层层把关,严格把控施工工序和现场施工质量。然而,项目建设初期并非一帆风顺,各种难题接踵而至。光是车间选址和煤泥棚空间不足就让大家伙犯了愁。原规划中的车间选址存在诸多弊端,不仅会对煤场空间造成极大影响,还会增加运输成本和施工难度。而现有煤泥棚空间有限,无法满足超高压压滤系统的安装和运行需求。
面对这些难题,公司领导和工作专班成员并没有退缩。他们多次深入现场进行勘探,仔细研究厂区布局和地形地貌,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组织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专题会议,邀请各方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商讨,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些难题。
通过现场考察和多方论证,项目车间重新选址,优化后的选址地点使得选煤厂布局更紧凑,转载环节更流畅,且不占用额外空间。为了解决现有烘干煤泥棚空间不足和运输不畅等问题,采用分区落料的内部布局,对现有烘干煤泥棚进行科学化改扩建,实现了在线快速装车。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们争分夺秒,加班加点,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推进项目建设。经过历时226天的紧张施工和设备调试,双欣矿业选煤厂煤泥超高压压滤系统成功实现联合试运转。这一成果,凝聚着全体工作人员的智慧和汗水,也为企业的高速发展装上了“新马达”,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
成效:点泥成金,效益显著
随着超高压压滤系统的成功建成与稳定运行,双欣矿业迎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昔日令人头疼的湿煤泥,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了“点泥成金”的华丽转身。
从产品质量提升方面来看,超高压压滤系统所产出的干煤泥呈粉状,质地均匀,粒度适中,水分含量显著降低。超高压压滤煤泥水分较常规压滤煤泥水分降低8%至10%,这一关键指标的优化,使得煤泥的发热量得到了大幅提升,达到了350-450大卡。更高的发热量意味着更高的能源价值,干煤泥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在市场上,这样高品质的干煤泥备受青睐,销售渠道不断拓宽,不仅能够直接销售给对煤质要求较高的客户,还可用于掺配销售,进一步提升了煤炭产品的整体质量和附加值。
节能降耗是超高压压滤系统带来的另一大显著成效。较普通“快开压滤+煤泥烘干”工艺,该系统的综合电耗每吨节约8千瓦时。以往普通煤泥压滤车间+烘干工艺的吨煤泥电耗约11度,而现在煤泥超高压压滤吨煤泥电耗降低约70%。这一巨大的能耗差距,不仅体现了超高压压滤技术的先进性,更为企业节省了可观的运营成本。综合计算,一年下来可节省电耗上千万元,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环保效益方面,超高压压滤系统同样表现出色。系统满足洗水一级闭路循环,所使用的压榨及滤液水全部进入选煤厂循环水池,循环水重复利用率可达到100%,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属于绿色环保项目,没有烟气排放等任何环保风险,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环保压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超高压压滤系统建成以来,现已生产近3万吨超高压压滤煤泥,实现创效近百万元。随着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和产能的逐步提升,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还将不断增长。据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波介绍:“我们的超高压压滤系统工程干煤泥年产量预计可达70余万吨,每吨干煤泥处理能耗成本降低了约15元,综合计算,引入超高压压滤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每年4000余万元。”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彰显了超高压压滤系统的强大实力和巨大潜力,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展望:绿色发展,未来可期
煤泥超高压压滤系统的成功应用,对双欣矿业而言,无疑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成功破解了企业在煤泥处理方面长期面临的困境,实现了湿煤泥的高效回收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更在节能降耗和绿色环保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欣矿业将以煤泥超高压压滤系统为新的引擎,持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在技术创新、设备升级和管理优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将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校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展煤泥处理技术的前沿研究,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煤泥处理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煤泥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及时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保持企业在煤泥处理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在设备升级方面,双欣矿业将根据生产实际和发展需求,逐步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引入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先进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程度。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还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管理优化也是双欣矿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将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优化生产流程,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双欣矿业有望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企业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在煤炭行业绿色转型的浪潮中,双欣矿业将勇立潮头,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标杆和典范,为推动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网通讯员:弋永杰 刘 飞 吕 伟 昌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