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周刊讯:谈起煤矿,大多数人的脑海中或许都会浮现出一片漆黑的景象,“脏、累、苦”成为了它的代名词。矿井深处黑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煤尘和有害气体,矿工们在狭窄的空间里艰苦作业,每一次挥动工具,都伴随着汗水与艰辛,安全事故也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这样的工作环境,让煤矿在大众心中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刻板印象。
然而,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永定庄煤业公司,有这样一位女性,宛如黑暗煤海中的一抹亮色,打破了人们对煤矿从业者的常规认知,她就是“煤二代”张殊丽。她身形看似弱不禁风,却在煤矿的舞台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力量与坚韧,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里,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她的故事,犹如一首独特的乐章,奏响在煤矿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不禁好奇,这位女子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
家族羁绊:矿山情,世代传
张殊丽的家族与煤矿的缘分,犹如一条坚韧的纽带,跨越了岁月的长河,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她的爷爷,一位朴实憨厚的矿工,在那个煤矿开采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凭借着自己强壮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黑暗的矿井中辛勤劳作。每天,他都要迎着晨曦出门,直到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身上沾满了煤灰,脸上却始终带着对生活的希望。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在为家庭撑起一片天,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时光流转,张殊丽的父亲也踏上了煤矿工作的道路。他从小看着父亲在矿山忙碌的身影,耳濡目染间,对煤矿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他心中,煤矿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家族的传承。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从一名普通的矿工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他在工作中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个任务都一丝不苟,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付出了诸多心血。
张殊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矿山的一切对她来说是那么熟悉和亲切。小时候,她最喜欢在矿区的小道上奔跑玩耍,看着来来往往的矿工们,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敬仰。每当父亲下班回家,她总是迫不及待地扑进父亲的怀里,听他讲述矿井下的故事。那些关于奋斗、坚持和奉献的故事,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热爱矿山的种子。
大学毕业之际,张殊丽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众多的职业选择。许多待遇优厚的外企纷纷向她抛出橄榄枝,诱人的薪资、舒适的工作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条件让无数人羡慕不已。然而,在张殊丽心中,这些都无法与她对矿山的情感相媲美。她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外企的邀请,选择回到煤矿,接过家族传承的接力棒。
当被问及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时,张殊丽总是微笑着回答:“因为我的爷爷、爸爸都是煤矿工人,我从小在矿山长大,我对矿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的回忆,这里的人们朴实善良、勤劳勇敢,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矿山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饱含着她对家族的深深敬意和对矿山的热爱之情,也展现了家族情怀对她职业选择的深远影响。
转型挑战:跨界逐梦,破茧成蝶
初入煤矿的张殊丽,就如同置身于一片陌生的丛林,四周荆棘密布。她所学的会计专业,在这个以矿山技术为主导的工作环境中,似乎成了毫无用处的“屠龙之技”。每天面对的是复杂的矿山设备、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和千头万绪的生产流程,这与她在大学期间所熟悉的财务报表、会计分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张殊丽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她深知,抱怨和退缩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有主动出击,才能在这片新天地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于是,在别人下班后休闲娱乐的时候,她却一头扎进了矿山技术专业书籍的海洋里。从基础的矿山地质学、开采原理,到复杂的通风系统、安全管理,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每一个知识点。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在她眼中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通往成功的钥匙。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张殊丽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实践的机会。她积极向身边的同事请教,跟着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下井实地考察,了解每一个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在矿井下,昏暗的灯光、潮湿的空气和嘈杂的机器声,都没有阻挡她探索的脚步。她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工作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一一对应,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向师傅们提问。
有一次,为了弄清楚一个通风设备的故障原因,张殊丽在井下连续待了好几个小时。她不顾身上沾满的煤灰和汗水,反复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那一刻,她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喜悦,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
然而,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让她绞尽脑汁也无法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仿佛一道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但张殊丽没有放弃,她会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甚至向远在外地的专业老师请教。她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通过不断地努力,张殊丽逐渐掌握了矿山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实现了从会计专业到矿山技术领域的华丽转身。她将会计专业培养的严谨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巧妙地运用到矿山工作中。在分析矿山生产成本时,她能够凭借敏锐的财务洞察力,发现潜在的成本控制空间;在处理大量的监测数据时,她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她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这种跨专业的融合,为她的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也让她在众多同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多面手”。
崭露头角:危急时刻显身手
2024年10月的那个平常又不寻常的日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张殊丽的办公桌上,她正专注地盯着监测显示屏,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处理着各项数据。突然,一阵尖锐的“嘟嘟嘟”报警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平静,这声音犹如一道紧急的战鼓,瞬间让张殊丽绷紧了神经。
她的心跳陡然加速,但多年养成的职业敏感性让她迅速冷静下来,脑海中闪过无数种可能的故障情况。她深知,每一秒的迟疑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必须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
张殊丽的目光如鹰隼般紧紧锁定在显示屏上,快速浏览着跳动的数据。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专注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那些复杂的数据在她眼中仿佛是一个个清晰的指令,她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数据进行着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每一个数字的变化、每一个参数的波动,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整个办公室里只剩下报警声和张殊丽急促的呼吸声。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各种可能性在她脑海中不断闪现,又被一一排除。终于,经过一番紧张的研判,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笃定,迅速锁定了问题的关键——井下工作面巷道设备故障引起的监测数据异常。
确定故障原因后,张殊丽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拿起电话,向调度室上报情况。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准确地传达着每一个关键信息:“调度室,我是张殊丽,井下监测系统报警,经判断是井下工作面巷道设备故障,导致监测数据异常,目前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中,请指示!”放下电话,她又迅速协调隐患区域内的维修工,详细地向他们描述故障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指导他们进行关闭“肇事风门”的处理。
在等待维修工到达现场的过程中,张殊丽一刻也没有停歇。她不断地刷新着监测数据,密切关注着井下情况的变化,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每一次数据的更新,都让她的心悬得更高,但她始终保持着冷静,坚信自己的判断和处理措施。
维修工们迅速行动,按照张殊丽的指示,争分夺秒地对“肇事风门”进行关闭处理。他们在狭窄的巷道中穿梭,熟练地操作着工具,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没有丝毫懈怠。张殊丽通过对讲机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实时了解处理进度,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隐患得到了及时控制,报警声戛然而止。那一刻,张殊丽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她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次成功的处突,不仅展现了她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冷静的应变能力,也为矿井的安全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同事们纷纷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她也因此被大家戏称为“矿山女汉子”,这个称号不仅是对她工作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同事眼中:“矿山女汉子”的由来
在同事们眼中,张殊丽的“矿山女汉子”称号,绝非浪得虚名,而是她在日常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积累与沉淀。
和张殊丽一同在生产技术部工作的小李,对她的认真劲儿感触颇深。有一次,他们共同负责一份关于矿山设备维护的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对后续的生产计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确保报告中的数据准确无误,张殊丽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反复的核实。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比了不同时期的设备运行数据,甚至亲自到设备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小李看到她如此认真,起初还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便劝她:“差不多就行了,这些数据之前都核对过,不会有问题的。”但张殊丽却严肃地说:“这可马虎不得,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必须对工作负责,对矿山的安全生产负责。”最终,在张殊丽的坚持下,他们发现了一处数据的细微偏差,并及时进行了修正。这份报告提交后,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扬,小李也从张殊丽身上学到了对待工作应有的严谨态度。
而在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时,张殊丽的较真更是让同事们印象深刻。有一回,在讨论一个新的生产方案时,大家对于其中一个环节的操作方法产生了分歧。部分同事认为按照以往的经验来操作就可以,既方便又快捷。但张殊丽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认为新方案应该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不能仅仅依赖过去的经验。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她查阅了大量的专业资料,还请教了行业内的专家。在会议上,她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并用数据和案例进行了有力的支撑。面对同事们的质疑,她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耐心地一一解答。最终,她的坚持和认真说服了大家,新的操作方法被采纳,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事们不禁感叹:“张殊丽对待工作真是太较真了,不过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份较真,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越来越好。”
在日常工作中,张殊丽总是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面对繁琐的工作任务,还是突发的紧急情况,她都能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地应对。她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部门里一直名列前茅,但她从不因此而骄傲自满。相反,她总是虚心地向其他同事请教,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她的这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正是因为张殊丽在工作中的认真负责、较真执着,以及她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同事们才会亲切地称她为“矿山女汉子”。这个称号不仅是对她工作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她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的由衷赞美。在她的身上,大家看到了一个新时代煤矿工作者的风采,也看到了矿山未来发展的希望。
本网通讯员:高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