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周刊讯:人勤春来早,开工劲正足。走进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简称“二期工程”)现场,全厂土方挖填完成30.3%,强夯完成29.6%……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涌现,是榆林化学强化管控、多措并举、精益求精的成果。
强化管控,打造项目 “硬实力”
二期工程既是陕煤集团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长远之策。榆林化学紧紧围绕“27630”目标,制定开工前专项计划、90天滚动计划、49项专项专篇及18项重点工作等计划,聚焦“靠前不靠后”原则,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方位拉动项目建设“进度条”。同时,紧盯关键路径和关键节点,按月实施跟踪检测、进度报告,确保项目建设按时推进、按量完成。组织召开各类工程会议,加快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各类难点、堵点问题,截至目前,已召开二期工程指挥部会议7次、项目建设例会17次。
多措并举,塑造管理 “新效能”
榆林化学结合实际,借鉴优秀项目建管经验,主攻“四个一流”创建目标,统筹编制项目一、二级计划以及2025年项目建设计划,同时通过组织计划宣贯会、实施计划上墙、分发计划手册等方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节点及工作“双计划”机制,夯实主体责任,采取“工作专班+压茬推进”的方式,夯实各项目部第一责任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量化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夯实各部室管理责任,真正做到“专事、专人、专责”。截至目前,已发布4期项目部双周工作报告、7期项目部人员周计划完成情况通报。
精益求精,锻造质量 “金招牌”
榆林化学以“5类全员”“5大过程”“5种证据”和“10类质量信息”管控为抓手,按照“过程质量管控不力、施工返工、关键控制点未验收就是质量事故”的管理理念,全面实施“清单管理+全过程监管”模式。推行监理单位“零报告”制度,形成“发现-整改-复核”的高效处置机制。针对隐蔽工程等重点环节,创新实施“举牌验收”制度,确保关键工序100%受控。深化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受控、全域覆盖”的质量管控格局,持续优化管控措施,全力打造精品优质工程,为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提供坚实保障。(王肖飞 延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