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化学:“碳”秘而行 向“绿”发展

张旭 侯玲梅 贺磊
2024-08-06
来源:煤周刊

煤周刊讯:今年以来,榆林化学立足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锚定“5158”战略目标,不断推进减排固碳任务与绿色发展机制的体系化对接,逐步深化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多层次部署,以低碳生产的高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实现沙漠工厂“推窗见绿”。


自定义高清放大 (2).png


布局 向广处行



绿意铺陈在大地上,蕴藏于细节中。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榆林化学坚持以绿色生产力布局生产链,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制度完善为出发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等政策文件,制定《节约能源管理办法》与《节能改造考核管理办法》,以节能诊断为切入点,围绕情况梳理、降耗验收、节能挖潜三大主线,持续开展减碳降耗排查工作,有效实现用能情况每周梳理、节能效果定期验收、技术调研高效具体。截至目前,已部署开展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节能、凝液回收等节能减排技改项目23项。以降本增效为落脚点,统筹全厂燃料气平衡,通过切换燃气炉用气方式和调整解析气压缩机运行负荷,天然气日消耗量下降约1.5万Nm³;凭借发电机运行模式优化,厂内日发电量提升约25万kW·h,发电自给率达到85%以上。绿色生产的理念,正以星火之势,点燃低碳发展的炽焰,书写榆林化学“安稳长满环优”的运行诗篇。


自定义高清放大 (1).png


智造 向深处进


为发展绿色生产力,榆林化学加速推进智能制造平台建设,潜心打造“一三九”智能工厂。立足安全环保生产的重要性,建设投用生产管理系统,每小时集成数据140万条,实时接收设备运行状态参数;借助APC先进控制系统,全厂装置实现90%以上的自控化率,数字化工艺管理水平实现有力提升。围绕绿色高效生产,聚焦源头减碳、中间降碳、末端固碳三方面展开行动。配套3GW新能源+电解水技术,通过电解水制氢补氧,减少空分变换规模,实现源头减碳206万吨/年;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聚碳酸亚丙酯(PPC)、碳酸乙烯酯(EC)等绿色产品,并持续推进二氧化碳制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发,实现中间降碳56.4万吨/年;配套400万吨级二氧化碳地质封存、10万亩碳汇林,最终实现末端固碳408万吨/年。同时,布局10万千瓦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实现产业耦合联产,有效减少碳排放。在动静之间,绘就节能减排的蓝天,铺就“自我碳中和”的崭新画卷。


自定义高清放大.png


聚力 向高处攀


通过自上而下的布局设计同自下而上的实际行动相结合,汇聚发展绿色生产力优势,将能源资源产出效益作为重要标尺,持续强化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面对“光伏+”模式下的新机遇,榆林化学规划于今年6月起建设总安装容量约为11.43Mwp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按照25年寿命期测算,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559.88万度,减排二氧化碳12853.36吨/年;背靠“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形势,40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40万吨/年先导试验项目稳步推进,从国内最长密闭取芯纪录的成功刷新到榆碳1井岩心顺利通过验收,榆林化学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采用“集约化、大规模、清洁利用和有效利用”现代洁净煤技术模式,通过配套煤化工产业低碳减排,缓解轻质石化资源紧缺局面,弹响榆林化学“低碳循环发展”的时代弦乐。


面对新形势,榆林化学始终坚信“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聚焦集团公司“18765”“十四五”发展目标,与时偕行,不断激发制度活力,对症下药,培育绿色发展动能,多措并举,推动煤化工行业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性转化,让绿色工厂成色更足、更有温度。(张旭 侯玲梅 贺磊)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